-
电视剧
中华之剑
已完结
2004国产剧
故事发生在西南边陲桂明市。 桂明市一举破获“6.18”武装贩毒要案,但其中的种种疑点,引起了缉毒警察张海、刘仰的注意。经过周密的调查,他们怀疑这根本是一起假案!而假案的背后,隐藏着毒枭更加险恶的阴谋!刘仰很快就遭到暗杀,张海虽然侥幸逃脱,家人却惨遭毒贩的杀害。与此同时,缉毒大队的女警花陈梓岚,一心与毒贩们做殊死搏斗,却不料自己深陷在毒贩布下的亲情陷阱里,无意中竟成为毒贩的眼线。 年轻美丽的泰国凤凰集团董事长何倩倩,开始频频与桂明市政府走动,她的才华和魅力很快获得了市长孙长瑞的青睐,然而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和政府搞好公关,好让凤凰大酒店有个官场靠山吗?香港黑帮老大魏堂主、港商林平、金三角毒枭岩晃、青年警官许文聪先后涌向桂明市,他们的真实身份到底如何?他们又有着怎样的阴谋或怀着怎样的使命呢? 为了彻底摧毁桂明市的制、贩毒集团,公安部与国际刑警联合制定了从“6.18”大案入手,代号“中华之剑”的专案行动。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毒枭把张海、陈梓岚等缉毒警察视为眼中钉,利用其在政府和公安高层中的内线策动了一系列的阴谋……习惯了贫穷、劳累、生命威胁的缉毒战士们,这一次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凶险和考验……
-
电影
我和老爸是同桌|你在我背后
HD
故事的主人公阿甘是一个对未来没有期许、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高三学生,某天,常年在外的父亲突然回家,对他严加管教,并阴差阳错地成为他的高中同桌,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展现了父子两人爱和生命的双重觉醒。
-
电视剧
与狼共舞|我是特种兵之与狼共舞,战者无敌(湖南经视)
已完结
本剧把故事背景定位在了辽沈战役胜利后,共产党和国名党暗战明战的经历。以潜伏人员陈少杰(傅程鹏 饰)身在西南区的经历,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一次次危险和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1948年,辽沈战役取得大捷,东北全线解放。但战役还没取得最终的胜利,西南区成了国名党的最后依托。那里有国名党的特务机构——西南长官总署,在那聚集着国民党内的核心人员:“书生杀手”谭一波(敖洋 饰)、“情报专家”曾诚(句号 饰)、“美式特工”余汉群(夏侯镔 饰)等。陈少杰以机要秘书的身份潜入了这个特工大本营。每天都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而其中对于少杰而言,最大的危机是三年前曾差点令他丧命的“传奇女特工”梁海棠(程愫 饰)。少杰能否顶住压力,在一系列危机中,化险为夷呢? -
电视剧
温暖的日子
已完结
2014国产剧
西安和平解放时,秦珍被初恋情人、现已是解放军某团长的郭良所救。这时郭良已与景兰相爱,秦珍也有着曲折遭遇。抗美援朝时,秦珍得知郭良牺牲、景兰因难产去世后,领养了他们的儿子,取名秦川,视如己出。郭良没有死,听说秦珍抱养了他的儿子,来信向秦珍求婚。秦珍心有苦衷,怕毁了郭良前程,于是嫁给了憨厚的铁匠三猛子并生下女儿季虹。秦珍解放前曾被骗进青楼,当过妓女。文革时,有人揭开了秦珍这一伤痛,女儿季虹不理解母亲,跟秦珍断绝母女关系,而秦川和三猛子则对秦珍始终不离不弃。面对非议和仇恨,秦珍始终选择宽容和爱,这为她赢得了尊严,也赢得了女儿的心。在秦珍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郭良高大的身影从未远去,一直在默默的关心她、保护她。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秦珍内心始终保留着一束阳光,一份温暖。
-
电视剧
奠基者
已完结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先进典型,并针对会战已经暴露的问题,边学习边分析会战的形势、任务和矛盾。在大庆掀起了学习毛著、“学两论”的高潮,统一了职工思想。
在随后而至的百年不遇的雨季中,余秋里、康世恩等带领全体石油人,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生存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克服了
无路无粮、缺房少人、天灾人祸接踵而中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于1960年的6月1日实现首列原油外运,打破了西方国家“至少需要三年”的预言。
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基本被停止,空军的飞机全都趴窝,连陆军的战斗车辆也都被迫停驶。聂荣臻副总理亲笔致信余秋里,要求石油部迅速组织研制生产国产煤油以摆脱这种恶劣局面。余秋里部石油部石油研究院负责研制航空煤油项目。不久,研制获得成功,中国航空煤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结束。
冬季将至,数万人如何过冬又成了摆在会战队伍眼前的最大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余秋里听从了黑龙江省委欧阳钦书记的建议,充分发动群众,苦干4个月,在入冬前, 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建完,做到了“人进屋、机进房、菜进窖、车进库”,保障了安全过冬。
各钻井队之间一味追赶钻井进度,使得钻井质量不断出现问题,连王进喜的标杆钻井队也出现了井偏现象。余秋里、康世恩重视地下狠心抓第一性资料,起草“大庆长垣钻探和开发过程中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的“调查提纲”,形成了地质技术规范。还及时召开“4、19”现场会,使得广大石油工人树立了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和质量意识,钻井和油田各项工程质量大大提高。先后总结出了岗位责任制、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经验。
会战队伍刚刚稳定,越来越多的家属来队和工人逃跑,使得原本已经遭到饥饿威胁,浮肿病大幅度出现的会战队伍压力重重。1960年9、10月份,在全国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会战职工的粮食定量也被降低,职工队伍中出现了浮肿病,大会战处于艰难境地。余秋里提出:要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毫不动
摇,坚持会战,天塌下来也要顶住。余秋里提出:“干部进食堂,书记下伙房”。同时,抽出一部份职工和家属想方设法、发扬南泥湾精神大面积开荒种地,工委组织了打猎队、捕鱼队,挖野菜、采野果,终于战胜饥荒,熬过了1960年冬天。1961年春耕时节来临,余秋里亲自带头,组织开荒,发展农副业生产。随着开荒规模的扩大,职工的生活越来越好,职工的体质得到了恢复和增强,保证了大会战的顺利进行。
1961年11月,1202队用了9个半月的时间,赶超了苏联的格列尼亚功勋队,夺得了当年打井的世界冠军。毛泽东、周恩来等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盛赞大庆会战取得的成果。余秋里离开大庆前,嘱咐大家不能自满,创业难,守业更难。
1963年12月25日,邓小平向世界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己经可以自给,中国人民使用了一百多年的‘洋油’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